题目:小议年俗
作者:佚名
得分:90
小议年俗
过年总是一件令人十分期待的事。家乡的年味总是那么浓稠,让人回味起来总有种甜丝丝的感觉。
家乡的年似乎是从每年的腊月初八开始生根的,这一天,家家户户都会煮上一大锅热气腾腾的腊八粥。大米、枣、花生、红豆等五谷杂粮凑在一块,再放上一些腌制的瘦肉,小火慢熬,等到香气扑鼻的时候,就算是成了。盛上一小碗,趁热吃下,整个身体熨帖了,那股舒坦就甭提了。
过了腊八后,小年也快了。农历二十三是南方人的小年,不同于北方的祭灶,海门这片的习俗是要“烧经”的,也就是祭祖。这事一般都由家中的长辈操持的,买上些酒菜,点上香烛、烧些纸钱,告慰下先人们的在天之灵。吃馄饨也算是小年的一大特色,因馄饨形似元宝,寓意可以“兜财”。据说这样来年便可财源广进,不愁吃穿了。
小年一过,年味便愈发浓郁了。家家户户忙着打扫卫生,置办年货了。蒸糕绝对是其中的重头戏,从磨粉、备料开始,工序繁杂,劳心费力,但是大家乐此不疲。糕点师傅在那蒸腾的水汽里快乐地忙碌着,把碾好的糯米粉一层层地均匀撒上去,考究一点的人家还会放上桂花和切碎的红枣。等到蒸制好了,几人合力将糕笼倒扣于桌上,用手沾上水,进行揉打,据说这样揉打后的糕才有那种韧韧的口感。蒸糕其实更是为了讨个“年年高”“步步高”的好口彩。
到了除夕,忙得差不多了,这时候大家开始有点悠闲的感觉了。吃过午饭,便是贴春联了。以前,贴春联前还有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——熬浆糊。将水烧至沸腾后,导入适量的面粉,搅拌均匀后再加热几分钟就可以了。可别小看了这浆糊,用浆糊粘贴的春联,一年到头都不会脱落。红彤彤的春联映红了一张张幸福的笑脸,显得那么喜庆、热闹。
夜幕降临,年夜饭开始了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且不论吃什么,光是那种和谐幸福的氛围就是“过年”的最好的注解。天空中礼花飞舞,鞭炮声不断,这天晚上的鞭炮声定然是会延续到大年初一早上的。春节联欢晚会已然成了守岁的最佳伴侣。爷爷奶奶、爸爸妈妈给的红包那是一定要收好的,放在枕头下好“压岁”。等着零点的钟声敲过,便又大了一岁了!
大年初一是个神圣的日子,不能说不吉利的话,不能扫地,不能打开后门,大人也万不可于这一天发火骂小孩,所有好动的孩子在这一天也自觉变得乖巧和文雅了许多,个个穿了新衣,循规蹈矩得很!
过了年初一,年味便由盛转淡,但大年初五财神爷生日,又会掀起一个小高潮,之后,得到春节休整的人们又开始忙碌起来,奔向四面八方,待到正月十五,一碗元宵吃过,这年便算是过了。

《小议年俗》作文Word电子版
将该作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点击下载
word格式文档
1、本站发布的作文《小议年俗》为网友原创或网友整理发布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!
2、本站作文《小议年俗》仅代表原作者本人的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,作者文责自负。
3、本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,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,评改作文。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、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,本站不承担责任。
4、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发现会员未经原作者允许情况下投稿发布别人的作品,请及时通知我们,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