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目:向心而露为远而藏
作者:佚名
得分:90
向心而露为远而藏
李叔同曾言:“问余何适,廓尔忘言。华枝春满,天心月圆。”此言道尽了其一生的人生追求及最终所抵达的生命境界。
每个时代都不乏勇敢立于潮头搏击风浪的风云人物,亦有忘我出尘、守拙抱朴的归隐之士,露与藏便也在这一念之间。面对红尘喧嚣,名噪一时的李叔同选择了古刹青灯黄卷。曾享尽人间繁华的他,虔诚地跪倒在佛前,谦卑地摩挲着脚下的土地,灵魂却在归隐中升华。当好友夏丏尊看望他时,挥舞着细碎尘埃的阳光落在他打满补丁的僧衣上,夏丏尊默默流泪了。但在李叔同看来,这样的生活对他来说惬意静心,因为心无所求,不被名利羁绊,活得自是潇洒自如。当一颗看破红尘的心归隐于世,他却将最动人的禅语喻于世人。远方的路上,他那丰厚的灵魂诠释着他的不朽与伟大。
我想,将一颗澄澈而真挚的心显露于世人,将抱负与梦想深藏于心底,为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。
远方的路上,我依稀看到苏子悠然徐行的背影。“乌台诗案”之后,那个锋芒毕露的大文豪孤寂地隐遁于黄州,他将自己曾经的少年意气深藏于心底,但在冒雨前行时也道:“何妨吟啸且徐行?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”苏子如一缕晨光在远方前行的路上微微发亮,当他将悠然而又谦卑的心坦露于世人时,其文名也悄然留于世人心间。
苏子的藏与露,为世人所深深铭记。这世间亦有后来人露出了世间最为澄澈的心,却也藏尽了自己所有的抱负与牵挂。
试想,若李白没有“仰天大笑出门去,我辈岂是蓬蒿人”的洒脱,又怎能吟出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”之类豪气干云的诗句。若嵇康畏惧司马氏之权贵进而抵挡不了荣华富贵之诱惑,又怎会作出《广陵散》这一千古绝唱……这些人物身上坦露的高洁与风骨,留给后世的却是永恒的朗月清风!
懂得藏是一种智慧,而懂得露更是一种担当。藏与露往往是对立统一的。或许,这世间从未有绝对矛盾的两者,藏与露的人生态度亦是如此,将心显露,便无愧自己脚下的路;将梦深藏,以期拥抱远方更明媚的阳光!

《向心而露为远而藏》作文Word电子版
将该作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点击下载
word格式文档
1、本站发布的作文《向心而露为远而藏》为网友原创或网友整理发布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!
2、本站作文《向心而露为远而藏》仅代表原作者本人的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,作者文责自负。
3、本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,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,评改作文。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、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,本站不承担责任。
4、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发现会员未经原作者允许情况下投稿发布别人的作品,请及时通知我们,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