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目:倾听历史的声音
作者:佚名
得分:90
倾听历史的声音
芸芸众生,悠悠千年,何处觅得“历史”?当我在探索先人们创造的奇迹时,能从中找到什么呢?从中又学到了些什么呢?现在又该做些什么呢?大江东去,浪花淘尽,已而物是人非,昨日英雄安在?回溯历史,展开历史的面纱,与天地俱存,与日月同行,方才发现:历史俱在书中。
唐诗宋词是历史的象征,文人墨客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诗词歌赋中。春愁秋恨,伤春悲秋,感时伤逝,离愁悲恨,羁旅行役,感士不遇,莫名的惆怅与哀伤,乃至国破家亡的巨大伤痛,无不在春暮秋凉时节一起迸发,词人“泪眼问花”,而花们的回答也是“槛菊愁烟兰泣露”。
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,我隐隐约约看见陶渊明伫立在山边,用秋思对话夕阳。秋风传韵,飘散着一股淡泊的隐逸之气。陶渊明的悠然不仅属于人,也属于山,人闲逸而自在,山静穆而高远。在那一刻,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,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。我很佩服陶渊明的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的精神,即使他带来的后果是如此艰苦的生活,但他也无怨无悔。这是历史的精神。
“何须浅碧深红色,自是花中第一流”,李清照盛开在万紫千红的宋词花园中,是最为美丽最有风情的那一朵。她用自己的一生高歌低唱,她的快乐,她的痛苦。“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”,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巨大打击,写下了这句千古绝唱。我在想:身为一个女子,竟然能承受这份苦楚,实在是不易啊。她当时无所寄托的失落感以及独自伤心的神态,实乃一个孤独女子的寂寞凄凉的心情。心中无定,若有所失,谓之“寻寻觅觅”;空床无伴,孤单无依,谓之“冷冷清清”;到了“凄凄惨惨戚戚”,更是言尽孤独清苦之极。这是历史的坚毅。
“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”。一派超拔逸气和淡泊情怀充溢于天地之间!这就是苏轼。豪放豁达的他着眼于雨中,更是吟啸徐行,泰然自若的潇洒风度。苏轼的这句说到了我的心坎,在我遇到挫折时我可以像他一样对眼前的风雨藐视,对人生厄运断喝。苏轼旷达豪放的千古形象造就了他的风雨无阻。这是历史的傲然。
历史如诗,诗意有尽情难尽;历史如茶,茶香满口情悠悠;历史如歌,歌到深处情难留;历史如酒,酒将醉时笑语盈……我倾听着这历史深处的声音,思绪万千。

《倾听历史的声音》作文Word电子版
将该作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点击下载
word格式文档
1、本站发布的作文《倾听历史的声音》为网友原创或网友整理发布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!
2、本站作文《倾听历史的声音》仅代表原作者本人的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,作者文责自负。
3、本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,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,评改作文。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、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,本站不承担责任。
4、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发现会员未经原作者允许情况下投稿发布别人的作品,请及时通知我们,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