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目:佛曰人生
作者:佚名
得分:90
佛曰人生
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
——题记
曾一度懵懂走过了多少轻狂的岁月,也曾在灯火阑珊之处独钓孤舟,终究是我不懂。过去的风景已不再属于我,佛曰人生,心灵在佛法中升华。默念着……
佛曰:笑着面对,不去埋怨。悠然,随心,随性,随缘。注定让一生改变的,只在百年后,那一朵花开的时间。是啊,人生在世未免会有苦难,何苦去埋怨?何不坦然面对?遵循本心,意义和价值终究会明白的。何苦纠缠?学着佛陀拿一朵花细细闻,是否看到了笑容?明白了,拈花一笑,灵魂的旅途。仿佛置身其中,无比宁静,像空旷的山林缥缈无际。脱离轮回,这是何等的境界。
“若诸世界六道众生,其心不淫,则不随其生死相续。汝修三昧,本出尘劳。淫心不除,尘不可出”。这也许只是一个理想,却诠释了六道众生的理念。人是有凡心有欲望的,要做到这一点可能很难。万恶出于心,若心净了便可抛除邪念除去邪淫,不随生死相续。“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,心不动,人不妄动,不动则不伤;如心动则人妄动,伤其身痛其骨,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”。由此看来人活一辈子并不容易。人生在世间时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,暗藏危险或者诱惑。唯有不动妄心,不存妄想,心静如止水,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,才能规避风险,抵制诱惑。否则就会痛苦绕身。佛教教义的核心是:人生一切皆苦,而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。消除人的欲望便可避免苦的因果。
《悟性论》中这样说:“妄想时,一心是一佛国;有妄想时,一心是一地狱。众生造作妄想,以心生心,故常在地狱。菩萨观察妄想,不以心生心,故常在佛国。若不以心生心,则心心入空,念念归静,从一佛国至一佛国。若以心生心,则心心不静,念念归动,从一地狱历一地狱。若一念心起,则有善恶二业,有天堂地狱;若一念心不起,即无善恶二业,亦无天堂地狱。为体非有非无,在凡即有,在圣即无。圣人无其心,故胸臆空洞,与天同量。”我一直苦苦探寻其中的道理,我说理解的是有思虑,就必须承受生死的苦难。对于生死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,我们只是凡夫俗子,都不断重复着生死。我希望自己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,花如笑靥,叶若浮萍,即便盛开也不该初心;我希望自己死时如同静美的秋日落叶,叶展凝碧,叶落如蝶,即便枯萎也无怨无悔!一花一天堂,一草一世界,一方一净土,一叶一菩提。把握生命的每分每秒不留下任何遗憾。亦是无悔。
命由己造,相由心生,佛曰人生,悟出人生的道理。领悟佛法的真谛。

《佛曰人生》作文Word电子版
将该作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点击下载
word格式文档
1、本站发布的作文《佛曰人生》为网友原创或网友整理发布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!
2、本站作文《佛曰人生》仅代表原作者本人的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,作者文责自负。
3、本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,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,评改作文。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、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,本站不承担责任。
4、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发现会员未经原作者允许情况下投稿发布别人的作品,请及时通知我们,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。